蔡鈺老師在《商業參考3》里把紅山動物園成為“網紅”的原因總結成了文旅發展的一種模式——迎合人們的八卦屬性。
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博主開始把自己的生活打開,邀約別人八卦自己。這些博主意識到,把家這個私人場景打開變成公共景觀,能變成一種流量機會。
紅山動物園做得最具創新性的一件事,就是把動物們當作社區居民,把它們的家長里短分享給全國網友,邀請游客們介入它們的生活。
2021年,紅山動物園經營困難,它把自己的困境在網上告訴了公眾,還面向全國發起了動物認養。它給動物們找認養的話術,很像給孤兒們找領養家庭:介紹身世。比如,4歲的雄性白虎和《小豬佩奇》里的喬治一樣,下雨天最喜歡踩泥巴;去年春天出生的野豬小桑,特別不挑食、很黏媽媽等。
這不就是動物園八卦嗎?這些動物們的家長里短,一下激發了公眾的興趣。動物認養變得供不應求,而且認養者除了個人,還有公司、家庭甚至粉絲團體。最好玩的是,七匹狼認養了狼,網易考拉認養了考拉,盒馬認養了河馬。
對認養者,紅山動物園除了頒發認養證書、送文創周邊和免費入園的年卡,還會向他們定期匯報認養動物的生活變化,這又牢牢粘住了認養人的認養熱情,拉高了復購率。
人們天然有一種八卦需求,紅山動物園很好地運用了這一點,把動物們的家長里短分享給全國網友,邀請大家介入它們的生活,讓游客們獲得了“主場感”。
請先
!